「怎麼跟沒見過人做飯似得。」高雲歌都不敢把土豆片切得太細,怕宋洲又咋咋唬唬地誇讚。他故意切得很慢,切得厚薄不一,宋洲還是能找到一個聞所未聞的清晰角度,沖那顆土豆豎起大拇指:「這顆土豆切這麼久才切一半呀,它的福氣還在後頭」
高雲歌:「……」
高雲歌笑得,要停一會兒,才能繼續切。
在合租房裡的公共廚房裡,做飯就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怎麼快捷怎麼來。除了互相借調味料,聊兩句廠里不忙了嗎有空自己做飯,高雲歌和其他隔斷間裡的住客幾乎沒有別的對話,大家上了一天班都很疲憊。
高雲霄每個星期都會從寄宿學校里回來一個晚上。那個晚上高雲歌不管有多忙,都會回家做菜煮飯。高雲霄也不會像宋洲這樣圍著自己,弟弟習慣在臥室里等,還能玩會兒手機看電視,兩人一起吃完後,高雲霄會幫他洗碗。
只有宋洲精力如此充沛,一直嘰嘰喳喳,滔滔不絕。高雲歌並不嫌吵,恰恰相反,他挺希望宋洲多說一些,顯得熱鬧,也很可愛。
「你怎麼越活越回去了?」高雲歌加快了切土豆的手速,「以前都沒覺得你有這麼臭屁。」
高雲歌的用詞委婉。宋洲還是男大學生那會兒,說白了就是死裝。
就連高雲歌母親在上海進ICU,他每次都是提一整箱一整箱的現金過來給高雲歌。高雲歌說好像其實估計也用不了那麼多,宋洲戴副墨鏡,說沒事啊,你先拿著,反正我沒數的。
宋洲現在回想起也知道自己當初裝得慘不忍睹。他扶額做沉思狀,沒忍住又瞄了眼垃圾桶里的土豆條,坦誠道:「因為我以前迫切地希望你能覺得我可靠。」
第16章 紋身
宋洲光顧著欣賞高雲歌準備食材,後知後覺地問道:「你怎麼進來的?」
「門衛是我一個老鄉,以前在鞋廠里幹過小工。」高雲歌說。
宋洲記得那個門衛說話是貴州口語,高雲歌說,出門在外,不是本地的都算老鄉。
「還是應該叫你來接我的,車直接下地下室就碰不到別人了。」高雲歌嘆了口氣,有點頭疼。他跟門衛其實不熟,僅僅見面能認出來的程度,但老鄉非常熱情,一定要送他去宋洲住的那棟樓,幫他刷電梯卡的時候老鄉實在沒忍住問他究竟是去見誰,是不是要跟富婆約會,高雲歌反覆強調對方是男的,朋友。
高雲歌說到底也心虛,他哪來的住豪庭苑的朋友,他又改口,說是一個很好的老闆,請吃散夥飯。
山海市的商品房檔次藏在名字里。高雲歌住在環湖佳苑,帶佳苑後綴的小區在山海市有五六個,全是拆遷房。五六年前溫州的樓盤基本完工後,宋宛成就把目光放在了山海市,也參小股投了幾個佳苑的項目。每參與一個新項目,宋宛成都會習慣性地給兒子留套黃金樓層。但佳苑們不行,沒必要,流入二手市場後都不值錢的,倒是佳苑對面的豪庭苑就跟麒麟灣工業區毗鄰,當老闆的都愛住在那裡。
宋宛成投資房產的眼光極佳,跟攢小金珠子似的,在全國各地給兒子買優質資產。宋洲來山海市工作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在這兒居然也有一套,他於是自住,裝修全部要換成最新的。宋洲自己不做飯,但他在餐廳配了個特別時髦的大理石島台,一側連接著木製儲物櫃。
高雲歌坐下後盯著櫃壁上的充電口看了很久。
如果是在出租房吃火鍋,電鍋的線太短,得套一個又一個排插才能接上電,電線歪歪扭扭躺在地面,很不美觀。宋洲這裡就很方便,定製的柜子上就嵌有三個圓形插口,鍋線想插哪個就插哪個。
高雲歌第一次見這種設計。
他伸手去摸桌柜上的插口,腦袋探到木板後面看到藏起來的一根電線才罷休。他對這個現代化的房間構造充滿了好奇,坐會原位後,眼睛直勾勾盯著宋洲身後。
本應該放置大電視機的牆壁空無一物,正中間掛著一塊木牌,沒有流蘇,牌繩粗糙起毛,可見年代久遠。
高雲歌眯起眼,想要去辨認木牌上的痕跡,歪歪扭扭像字跡,宋洲順著他的目光扭頭,恍然大悟一聲,屁顛屁顛跑到電視牆邊,單腿微屈雙手揚起做展示狀,還給自己配上「等等等等」的介紹音——
「還記得你給我的八塊錢嗎!」宋洲無比自豪地講解那幅和木牌掛在一起的裝飾畫:三張黃色的一元紙幣摺疊後再彎曲,圍繞在五元紙幣背面的山巒圖案邊上如波浪。
「有山又有海,」宋洲抑揚頓挫,大手一揮,還挺繪聲繪色,「——像不像我們重逢的,這山海。」
高雲歌:「……」
高雲歌默默收回視線,給自己配了個辣口的醬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