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後來還有大大小小的叛亂,但實際上接下來的幾年並沒有徹底大亂起來。
但現在張遼等不及了,他需要儘快加入楊家軍這個團隊,有時候加入晚一步,地位就完全不一樣了。
所以在和父親商量之後,張遼遵從內心的指示來到了楊秋面前!
而當楊秋聽完張遼年少時候所做的夢之後,她忍不住笑出了聲!
「嗯,這個夢做得好!」
畢竟她自己聽完都要覺得她是天命之人了,果然,人的本性就是喜歡聽拍馬屁。
於是,楊秋回答了張遼最初的那個問題。
「文遠,你所言極是。并州大患,非漢軍也,乃周遭地胡人。彼等如狼似虎,環伺我楊家軍。
一旦我軍有失,必群起而攻之,猶如嗜血之狼,欲在我等身上撕咬一口!」
「故而,我軍需打一場勝仗,震撼彼等,使其損失慘重。唯有血腥地武力,方能令其恐懼害怕。
但人殺之不盡,若一味鎮壓反抗,楊家軍必將陷入無窮無盡的戰爭,永無走出并州之日,甚至可能困守雁門郡!」
張遼聞此言,點頭贊同。
他亦深知,選擇并州為根基,未來隱患重重,蓋因周遭胡人實在太多。
但他本為并州人,難道還能選擇其他地方?
所以此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不知有何良策可解此困局。
如今看來,楊秋顯然已有良策在胸。
張遼心中大喜,他深知自己沒有看錯眼前的人。
一直以來,楊秋的戰略格局眼光,遠超他所見任何人
「無論是鮮卑人、羌人、烏桓人,還是匈奴人,所有戰爭衝突的根本目的,皆在於資源的掠奪。
此資源涵蓋廣泛,男人女人、糧食、金銀珠寶、馬匹牛羊、鐵礦武器等,凡能吃能用之物,皆屬資源之列。
而這些胡人為何要與我們爭奪資源呢?蓋因他們生活更為窮困艱難,唯有通過武力搶奪,方能維持其生存。
他們不似我們漢人耕種儲糧,一場大雪便可令其牲畜死亡數十萬頭。因此,他們只能南下搶劫我們。
而每一次的搶劫,皆是他們豁出性命的表現。餓到極致之人,嗜血瘋狂,毫無道德準則。只要能有一口吃的,他們這群人便可殺無數人。」
「欲解此難題,首要之務乃使胡人畏懼,使其不敢再反。蓋因胡人心中,唯強者為尊。
然而,即便將其打服,若其飢餓無食,其仍會反抗,寧死亦要與你拼殺。因此,鎮壓之後,還需與之聯合。」
「文遠,胡人亦為人,亦有基本生存需求,需吃飽穿暖,亦欲享受生活。
彼等擅長遊牧,而我等擅長耕種。故一旦建立穩定關係,便應與胡人進行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