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條河對我們華夏文化何其重要,若未來有一天,我們無法掌握黃河長江的源頭,然後被異族掌握。
到時候工具更加領先了,他們直接修建大壩攔截河流,我們華夏文化將會直接遭遇毀滅的打擊。
因此,不只是涼州重要,我們還要繼續往西而去,我當然也明白你們擔憂的事情。
羌人確實反覆無常,但人是殺不完的,待遇太好更會滋長他們的野心,所以這事兒不能急不能快,但更不能放棄,得慢慢來。」
兩個人沒想到楊秋考慮得這麼深遠,只是真的能修大壩攔截如此大的河流嗎?
兩個人以前肯定會覺得這不可能,但如今見識了楊家軍在學童那裡準備的書籍教材,以及工坊裡面產出的一些東西。
他們又覺得這不是不可能,只要工匠之利更加厲害,就像將軍說的,未來登上天都有可能。
不過這種問題暫時也不用考慮,畢竟連并州都還沒徹底占領。
所以接下來這兩個人的目的還是去試探唐枸,看看他來此到底有什麼目的?
唐枸剛好也很著急,不知道怎麼開口把自己的目的提出來。
有了荀諶和令狐邵的的示好,再加上這兩個人高深的話題技巧,直接把唐枸給繞暈了。
最後,這兩人終於把唐枸的目的打聽了出來。
楊秋有個猜測是沒錯的,唐枸確實是來想要交易一些糧食和食鹽,但這只是目的之一。
他還有一個另外的目的,那就是交易楊家軍的高產糧食種子。
這種事情也不可能徹底隱瞞住的,尤其是西北這邊的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這些消息。
而唐枸的目的正在於此,他想空手套白狼得到高產種子。
而利用他來的人,有涼州那邊的豪族,也有其他羌人的攛掇。
只是唐枸也不是傻子,知道這種事情沒那麼容易,所以他還以為荀諶和令狐邵可以討好,私底下賄賂了不少珍寶,想讓這兩人幫忙。
等楊秋知道對方的目的之後,她瞬間笑了,因為她此刻有那個絕佳的主意。
不管唐枸背後的人是什麼?她一定要把紅薯這個高產糧食給推廣出去,把外面的人給坑死。
尤其是最好讓胡人喜歡上這種東西。
畢竟紅薯這東西表面上確實高產,推廣出去了絕對會讓一堆人欣喜若狂,覺得她楊秋是個傻子,直接資敵。
可是事實上,紅薯有幾個超級大的缺點。
首先就是營養成分不足,蛋白質含量非常低,長期吃這種東西都不能維持體力幹活,更別說擁有一身的勇武之力來打仗了。
要把它作為主糧,人的正常生長發育都不能維持。
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紅薯的儲存期非常短,還容易受潮發霉變質。
為什麼華夏人留下了小麥,粟,水稻,黍等糧食,當然是因為這些東西營養成分足夠,再就是能夠長期保存。
只要糧倉建得比較乾燥,保存好幾年都沒問題的,可是紅薯絕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