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隗恭謹而又小心翼翼地說道。
「陛下息怒,且聽臣一言。若楊家軍真心想要繼續作戰,企圖進攻洛陽,斷不會在信中應允和談。
所以陛下萬莫將他們在信中的狂言亂語放在心上,實則這群賊子已然底氣不足,不敢再貿然進兵,此乃其心虛之態無疑。
此時,我等只需穩固根本,持續徵召兵卒,穩住今歲之局勢。
待明歲賦稅送達,新兵卒操練成熟,陛下屆時便可狠狠反擊,一雪前恥。」
言下之意便是在勸劉宏:陛下您暫且不要在意此番羞辱,只因他們不敢再戰,故而心虛謾罵,待明年錢糧充足、兵強馬壯之時再討回顏面。
劉宏如何不明白袁隗的意思,可他此刻怒火中燒,哪裡還忍得下去,身為堂堂天子,怎能受此奇恥大辱?
雖然他也覺得小命比較重要,但有時候人在氣頭上了,總是覺得自己努努力,實力其實可以超越他的想像。
「爾等這群懦夫!朕這偌大的漢室天下,難道還對付不了一介反賊?
傳朕旨意,讓董卓孫堅即刻全部撤軍回來,全力進攻楊家軍!」
看來真的是被氣瘋了,太尉鄧盛趕緊上前開口了。
「陛下,萬萬不可!并州與涼州相距甚近,若陛下此時貿然撤軍,羌人便可長驅直入,直攻三輔地區,屆時洛陽依舊難保。
更何況一旦羌人攻至三輔,萬一楊家軍與羌人聯合,洛陽必將被圍,後果不堪設想。陛下,還望三思啊!」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朕難道就只能白白忍受這奇恥大辱?你們這群無用的大臣,全是一幫飯桶!」
此刻的劉宏怒髮衝冠,雙目噴火。
「朕之威嚴何在?漢室之顏面何存?爾等食君之祿,卻不能為君解憂,一個個皆是只知混吃等死、毫無用處的廢物點心!
朕養你們何用?全是一幫庸碌無能、貪生怕死的鼠輩!」
一群大臣們嚇得面如土色,只能不停地跪地叩首。
「臣等惶恐。」
對於漢朝那邊的情形,楊秋暫時也能推測一二。
那封信件的內容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至少劉宏是絕對忍不了這口氣的。
但要是讓劉宏發兵攻打過來,那更沒戲。
所以這場和談估計得雙方僵持許久,屆時在談判桌上還得繼續討價還價,就看彼此能堅守的底線在何處。
而到時候一旦哪方實力增強,那就會撕毀協議,畢竟大家心裡都清楚,這不過是暫時休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