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正義之士不會在我這裡消失,只會被無數後來者接替前行。
子龍,小民發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
這天下已然病入膏肓,正是吾輩救黎民於水火,挽大廈於將傾之時。
若不團結一致平定天下,屆時我們深陷內鬥,讓北邊的胡人有機可乘,讓我萬千子民被胡人屠戮,如此未來,你我怎能容忍?」
此問已得答案,趙雲再無任何顧慮。
要做便做轟轟烈烈的大業,要有氣吞山河之魄,要有凌雲壯志之心,而他趙雲不一直渴望尋得這樣一位改天換地的明主嗎?
於是,趙雲徑直退後一步,單膝跪地。
「吾拜見昭王,子龍願立下宏願,解救萬千蒼生於苦海。讓天下萬千生靈,平安喜樂,獲得安寧。
請昭王給雲一個機會,讓我能加入昭國,為天下百姓盡獻綿薄之力!」
楊秋未曾料到會如此之快,方才那番話全然出於真心,對趙雲坦誠相告了自己的想法。
此時見趙雲表明志向,楊秋趕忙上前將其扶起。
「子龍能加入昭國,定能讓我楊家軍如虎添翼。
子龍所願,亦是我昭國所願,楊家軍所有人都將秉承初心,救民於天下,銘記昭國建國之策。
拯救萬千百姓於水火,讓天下萬千庶民吃飽穿暖,吾將與眾人矢志不渝。」
趙雲在這一刻的加入,讓一旁等候的徐庶也展顏歡笑。
他與趙雲一見如故,如今眾人志向相同,共同為昭國效力,實乃志同道合之喜事。
因而徐庶在旁笑著開口道。
「子龍加入昭國,往後大家便是同僚了。將軍,今日喜事連連,不妨小酌一杯慶祝一番。」
這徐庶倒挺能活躍氣氛,看來徐庶和趙雲在前來的途中,已然結為親密好友。
想到不久前離開的田沖,楊秋打趣地笑了起來。
「今日自然有美酒佳肴款待諸位,不過還應再請一些人過來。
昭國近日可有不少名士在此,元直覺得把孟舉請來如何?畢竟你們這對好友許久未見了。」
這好友的說法瞬間讓徐庶身子一僵,將軍偶爾總喜歡這般促狹地打趣人。
「這倒不必了,孟舉恐怕事務繁忙,今日還是莫要請太多人為好,子龍畢竟與眾人不熟,將軍應當讓子龍先適應一下楊家軍……」
都開始拿他人作擋箭牌了,一旁的趙雲雖覺自己當下無需結識太多人,但感覺徐庶之意似乎並非在為他考慮。
「恐怕是元直不願見到孟舉吧,你二人尚未和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