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這一番嘆息,又何嘗不是蔡邕的心聲呢?
兩邊的對比實在太過慘烈,一邊是和平安寧、繁榮昌盛,一邊卻是血腥殘酷、破敗不堪。
那景象就像一幅鮮明的畫卷,一邊是絢麗的色彩,一邊是灰暗的色調,任誰見了,心中都會難過。
兩位敏感的文人心中此刻思緒萬千,而一旁的華佗則興致勃勃地觀望著昭國新奇的景象。
隨著馬車緩緩前行,繁華的市坊漸漸遠去,他們又進入了另一處內城。
此處雖然仍有馬車來來往往,百姓也在道路之中前行,但卻並不喧鬧。
道路兩旁修建著高大的建築,上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牌子,似乎有許多官署設置在此處,難怪這裡如此安靜。
不過,華佗感興趣的並非這些官署,而是前方那一座巨大的醫館。
那醫館高大地矗立在那裡,華佗立刻轉過頭,對著旁邊的兩人請求道。
「蔡公,王君,能否讓馬車在前面停一下?我看到前面那個巨大的牌子了,上面寫著馬邑醫館,這應該就是昭國最厲害的醫工聚集之地了,我定要去看一看……」
蔡邕和王粲順著華佗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了一個巨大的牌子。
這裡的醫館與上次見到的位置不同,顯然是新修的。
他們都深知華佗對醫術的狂熱,其實王粲此行也是為了檢查身體,但眼下直接去醫館不太合適,蔡邕決定先帶王粲去拜訪昭王。
對於華佗的請求,蔡邕與他商定好了晚上見面的地方,這才讓華佗下車前往昭國的醫館,而他們的馬車則繼續前行。
畢竟,他們後面還跟著大量的書籍,這些書籍需要董卓這邊的兵卒負責運送,所以還與昭國這邊的官署親自交接。
因此,蔡邕首先要做的便是把這些珍貴的書籍妥善安置在安全的地方。
而楊秋,也正是在蔡邕一行人與官署對接書籍的時候,才得知蔡邕到來的消息。
所以,在楊秋見到蔡邕的時候,時間已經是傍晚時分了,她讓人準備了美酒佳肴,並邀請蔡邕來做客。
蔡邕自然將王粲帶到了楊秋的面前,然後親自將這位在歷史上留名的才子引薦給了楊秋認識。
此時的王粲十分年輕,也就十四歲,但因為其才華橫溢,他已經是大漢朝出了名的天才少年了。
果然,天才是不會被埋沒的,年紀輕輕就已經有如此盛名。
「真乃少年出英才,仲宣年歲尚輕,卻已然才華四溢,聲名遠揚,今日,你與蔡公一同蒞臨昭國,實乃令吾深感蓬蓽生輝。」
在雙方介紹完彼此的身份之後,楊秋十分熱情的對著王粲這位少年誇讚了一番,那態度實在是親和,讓人如沐春風,完全不像漢朝對昭國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