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原來的馬邑縣城池狹小,擴建極其簡單完全不需要拆遷,如今外面的占地面積已經遠遠超過了原來的城池。
至於未來的都城選址,昭國上層官吏們彼此心照不宣,那必定是長安。
所以,楊秋也並未在昭國大興土木,只是按照正常的規劃繼續擴建馬邑縣。
蔡邕坐在馬車之上,透過車窗望著這座鮮花盛開的城市,看著往來商貿的興盛之景。
看著周邊百姓與小販們臉上洋溢著的歡快神情,蔡邕的心中不禁湧起萬千感慨。
如今,漢廷那邊一片混亂,似乎唯有昭國這片土地還能尋得一時的寧靜。
戰亂帶來的後果實在是太過慘烈了,它像一頭兇猛的野獸,無情地吞噬著人們的安寧與幸福。
長安那邊,因為戰火的蔓延,商賈們膽戰心驚,都不敢輕易做生意了。
曾經繁華的大街小巷如今變得冷冷清清,再也看不到昔日那熱鬧繁華的景象。
不僅如此,長安城內到處都有重兵把守,由於西涼騎兵剽悍粗魯,他們在大街小巷中橫衝直撞,時常有百姓被他們欺辱的慘狀。
遷都長安之舉,並未使這片土地獲得安寧。
斷絕了與關東那邊的賦稅往來之後,想要讓長安這邊的官吏們自給自足,使朝廷正常運轉,讓官吏和兵卒們按時領到俸祿,已然成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即便董卓手段強硬,長安城內依舊物價飛漲。
董卓曾憤怒地殺掉了一批商人,可後來換成了西涼軍自己的人掌管商賈后勤,這群人貪婪無比,依舊囤貨居奇,哄抬物價,根本無法使物價回歸正常。
再加上董卓又命朝廷鑄造小錢,並強行用這些小錢給官吏兵卒發放軍餉俸祿,導致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小錢。
百姓們見狀,無奈把貨物囤積在家中,連東西都不願再賣了。
這導致,西涼軍直接帶著軍隊在周邊燒殺搶掠,天下已然亂得不成樣子。
蔡邕看著這一切,只覺得這大漢王朝仿佛已經陷入了瘋狂的深淵。
他仿佛看到百姓們在苦難中掙扎,那痛苦的神情讓他心如刀絞。
再這樣下去,百姓們將被逼得走投無路。
當然,董卓對蔡邕頗為賞識,還給他升了官,可是蔡邕的內心無法安寧。
原本,蔡邕並未想過要來昭國,在他心中,自己始終是大漢之臣。
然而,蔡邕結識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少年,此人名叫王粲。
這少年年僅十四歲,卻有著超越年齡的聰慧。
蔡邕看著他,仿佛看到了一顆閃耀著光芒的新星,他認定這少年前途無量,甚至覺得他的才華必將超過自己,恨不得將自己所有的書籍文章都贈予對方。
二人結成忘年之交,每日談天說地,仿佛是認識多年的朋友,而蔡邕對王粲的欣賞之情也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