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考試的選修課程不及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為什麼?」季林越問。
「我也想知道為什麼。」
眼睛對上眼睛,湊不出一個明白人。
還是班長給指了個思路:「會不會是因為老師算錯了,小組的成績應該是統一的。」
「不會。」
葉紹瑤很確定,在前天查詢成績的時候,自己還是低分飄過。
季林越有些篤定:「那就是被舉報了。」
學習小組是學期初定下的,當時他們正忙於IAM的隊內考核,根本沒有先手選擇的機會。
等學期過半,消息落伍的他們才知道課程的考核方式,第一次和學習小組打了照面。
「我最近有很多比賽,可能幫不上什麼忙。」
葉紹瑤和季林越被編進兩個小組,她和組裡的同學不大熟悉,說話都打磕。
「沒關係,學姐說這門課很水的,」有組員說起小組作業的計劃,「我們打算在網上隨便抄一篇實訓報告。」
為確保安全,葉紹瑤還多嘴問了一句:「這是被允許的嗎?」
組員無所謂:「總不能,我們真去開公司創業?」
有些道理。
為了方便交流,幾人還拉了一個微信群,平時聊些有的沒的,到了期末,也逐漸把話題往考核任務靠。
彼時的葉紹瑤正在大獎賽連軸轉,偶爾能加入其中,但因為和組員脫節太多,也沒有插得上話的地方。
小組作業就那麼無聲無息地提交了。
「我去向學院申訴吧。」
班長先一步回消息:「我替你們問過了,老師修改了你的平時成績,因為有同學舉報你沒有參與完成小組作業。」
季林越猜得八九不離十。
葉紹瑤說:「教務處知道我的特殊情況。」
班長一如既往得冷靜,像個有問必答的客服:「我們也都知道。但老師人比較古板,認死理。」
「我在十一月份還去教室上了兩堂課。」
「對,所以他酌情給了二十分。」
購票按鈕亮了又滅,滅了又亮。
有人忙著取消了出行計劃,有人忙著奪過接力棒,只有葉紹瑤的手僵在半空,沒有足夠的勇氣按下去。
她問:「怎麼辦?」
卻不知道誰能給出回答。
等補考時再回來,還是在華夏待到補考結束。
第二條路顯然不切實際。
第一條路的成本又太高,無論從金錢還是時間層面。
「二月初有四大洲,磨節目還得一個星期。」
時間很急迫,火就要燒到眉頭。
「別急,」季林越伸手替她關掉購票平台,「只要我們在一塊,在哪裡訓練都沒區別。」
班長並不了解他們口中的賽事,但莫名升溫的氛圍總需要一個理性的人抑制。
「左右補考的就你一個,我去問問學院,看能不能靈活調整考試時間。」
他也不敢做保證,話只說了七八分滿:儘量讓她在春節前完成補考。
但有一點,葉紹瑤重新登錄購票平台。
「季林越,你必須回蒙城,咱們兩組接續步都需要大改,」她有理有據,「你先回去練著,總比咱倆都失信要好。」
季林越皺眉:「不差這幾天。」
「差的,」她的神色極認真,「我們一定要站上四大洲的領獎台。」
他們這賽季的狀態平平,在COC和NHK連奪兩個第四,節目也沒有十分抓人眼球的地方。
有體媒用新稱呼調侃,說他們是世界一流組合的「守門員」。
較之上賽季在GPF逛了一遭,今年沒在成績上有所突破,這多少有些消磨銳氣。
好在賽季還沒結束,重頭戲都在年後,他們要撿起再出發的決心。
葉紹瑤相信,纏繞在身上的只是枯藤,而非枷鎖。
……
在她的義正詞嚴下,季林越趕在小年夜奔赴國外。
對於自己遭遇的插曲,她曾嘗試用多個角度去看待,但氣惱之外,找不到任何破發點。
好像誰都沒有完全的錯誤。
把人送到地鐵站,她在進站的扶梯外逗留了半個小時。
季林越拖著行李箱早沒身影,手機里的報備信息一條又一條。
「你到家了嗎?」他問。
「快到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