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2 / 2)

江瑾年坐下,道:我娘,當時京都有狄戎人的身影,英王謀逆失敗後,他們就離開了,還帶走了一個大箱子。

宗聿正在給江瑾年倒茶,看清他的手勢,面上的淡然微僵。若是江瑾年是從旁人的嘴裡聽來,他一笑置之,可說這話的人是他娘親,這就讓宗聿不得不重視。

江瑾年見宗聿的神色有些僵硬,想到他娘親因身份並沒有插手這種事,以為宗聿介意,又補充道:我娘身為江湖人士,對京都的爾虞我詐並不了解,加上懷了我,就更沒精力應付旁事。這些話,她只對我說過。

言外之意是她並不是看見了還有意放他們離開,而是自己精力不濟,無法阻攔。

宗聿給江瑾年遞茶,他沒有深思江瑾年這話的深意,而是在想他提到的狄戎。

「瑾年可知,英王謀逆案並沒有查出有狄戎插手?」

正在喝茶的江瑾年一愣,被茶水嗆到,咳嗽起來。宗聿起身替他輕拍後背,見他咳出淚花,有些心疼。

江瑾年仰頭看向宗聿,眼尾微微泛紅,帶著淚光:【會不會是聯繫的太隱晦?】

宗聿抬手用大拇指的指腹擦去江瑾年眼角的淚花,道:「不排除有這個可能,但就實際情況而言,狄戎犯不著這樣做。」

狄戎的實力一直不如虞朝,太上皇在位時,他們還送出質子和談。一直到先皇繼位,這位質子才得以返回故土。

而他回去後不久,狄戎內亂,他皇兄執意舉兵進犯虞朝邊境。這一仗半拖半打一年多,那質子也是個能人,在這一年多的時間結束內亂上位,和虞朝簽訂停戰協議。

質子剛剛繼承王位,根基不穩,自己都忙的焦頭爛額,停戰對雙方都好,他傻了才會來插手虞朝內政,給自己找不痛快。

江瑾年也意識到不合理的地方,可他堅持道:「我娘不會看錯,更不會記錯。」

他娘也是和狄戎打過交道的人,認錯的概率太小了。

見江瑾年如此堅持,宗聿並沒有生氣,他略微沉思,回想起江瑾年話語裡的一個關鍵點。

狄戎的人手帶走了一個箱子,他們不遠萬里而來,只是為了一個箱子嗎?這個箱子裡裝了什麼?

第54章

英王謀逆案實在太過久遠, 宗聿和江瑾年的疑惑此刻無從證實,但江瑾年提出的這件事還是讓宗聿上了心,狄戎出現的時間太過巧合, 不管他們是為何而來, 都值得調查清楚。

宗聿去找宗熠說了這件事,邊境的狄戎年年不安生, 當年的停戰協議只持續了十來年, 虞朝內部政權一變動, 他們就蠢蠢欲動。

宗聿在邊境上和他們打了那麼多年,好不容易讓他們龜縮回去, 邊境能夠修養兩年, 若是能夠不在生事端再好不過。

可宗聿心裡清楚, 狄戎就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前世宗聿回朝後, 他們的確是老實了,可當他皇兄逐漸瓦解江家勢力, 就要將江家手裡的權利徹底收回時,狄戎又開始在邊境上叫囂。

那個奪下政權的質子是個瘋子,他的大兒子耶律蘇和更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耶律蘇和生母不詳, 狄戎內部眾說紛紜, 流傳最多的一個說法是說他是質子在虞朝期間生下的雜種。

狄戎排外, 對他很不友好。他從小就知道,想要的東西要不折手段握在手中。他殘暴嗜血, 極其好鬥, 宗聿在戰場上和他打過不少交道,前世也是死在他的埋伏中。

他提前知曉了宗聿的動向, 軍中有人同他勾結,雖然後來江瑾年處置了那些人, 但宗聿覺得遠遠不止。

他時常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怪異感,耶律蘇和每次化險為夷的背後,都有朝堂的影子。

聯想到狄戎人對他的排斥和關於他身世的流言蜚語,宗聿隱隱抓到了什麼,卻又不太真切。

「狄戎人到過京都?寧王殿下,此話當真?」宗熠他們當時都太小了,對事情的記憶難免模糊。但呂忻是和先皇一起長大的貼身太監,對此事的印象很深。

當初英王的確一直不太服氣先皇登基,可他是個識時務的人,他的母妃在宮中被尊為太妃,也算是半個挾制他的籌碼。他謀反的突然,這才打了眾人一個措手不及。

先帝當時就有所懷疑,但沒有找到證據,不了了之。

最新小说: 精神病發現世界終於癲了 我魚呢[種田] 嬌軟菌妃今日科考上岸了嗎 路邊的野男人可以撿 一不小心和鬼結婚了 臨淵問道 父欲(H)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