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並不意味著諾斯線上位於前半程上的其他路段就輕而易舉。
事實上,從第二個路段開始,諾斯線就露出了漸漸猙獰的真實面孔。
第二個路段有一個擺盪。
不算難,但夾角縫隙異常隱蔽,光靠雙手很難支撐起全身的重力。
自己必須在擺盪的同時,不斷尋找新的支撐腳點。
余曜很快就確定好了攀爬要點。
他重新補了鎂粉,把沾滿白霜的十指直直伸進夾縫裡,就再度屈起關節,以手為塞地固定住了自己。
攀岩鞋底由硬橡膠製成,在灰色的粗糲花崗岩表面如魚得水。
余曜精準無比地將鞋底頂在崖壁的預定點上,隨著指關節在夾角里的支持位置持續上升,不斷更換著位置。
最終成功藉助摩擦力的作用,穩穩噹噹地通過了第一個考驗。
但這只是諾斯線上全程無數個擺盪,直至抵達擺盪之王的開始。
第三個勉強可以喘息的輕鬆路段才一結束,第四段線路就要再度迎來一連兩次的雙重擺盪。
余曜暫停在三四段間的保護站。
抬起頭,琥珀色的眸子一眨不眨地望向右上方,邊思索著儘可能節省體力的方法,邊等待著艾莫斯的緊隨跟上。
與此同時,酋長岩下。
戴維聯繫到的臨時解說員也終於到場。
微微發福的中年男人在直播間鏡頭的甫一露面,就引得戶外攀岩愛好者們尖叫連連。
【是老邁爾斯!】
【天吶,有生之年還能再見你直播!我還以為你這個老小子已經退出攀岩界,專心開客棧養松鼠去了!】
【老邁爾斯,你是看見艾莫斯攀登酋長岩就坐不住了吧哈哈哈哈】
老邁爾斯,也即是余曜居住的客棧老闆,艾莫斯的親爹,在看見這條彈幕時不氣反笑,胖乎乎的面孔上笑眯眯的,很是和善。
「是啊,用余曜家鄉的老話,兒行千里,爸爸擔憂,他要上酋長岩,我當然要來看看,這不就剛好被直播組抓住來解說!」
邁爾斯對著鏡頭聳了聳肩,做出了一個滑稽誇張的無奈動作。
熟知他的故事的戶外攀岩愛好者都要笑瘋了。
魚粉們則是一頭霧水。
這人誰啊,怎麼好像很受歡迎的樣子。
有人在彈幕里問出聲,就有愛好者語氣激動地開始科普。
【邁爾斯·阿普爾頓,你們都沒聽說過?】
【他比唐和宋齊名的時代還要久遠!在那個攀岩技術和設備還不發達的年代,他是酋長岩上十數條線路的最短時間紀錄保持者,還成功首攀過五條線路並命名!也是他第一個提出,或許可以從搭便車路線徒手攀登酋長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