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真冷!」
艾莫斯終於抵達時,氣喘吁吁地說道。
能不冷嗎,現在可是零下七度。
余曜正要說什麼,突然瞳孔一縮,電光石火間就把同伴拉了過來。
艾莫斯只覺得自己還沒有站穩,就被少年的大力拽得身形一歪,一句「怎麼——」還沒有出口,就聽見「沙沙」幾聲,有什麼從身後疾速滑落。
板寸頭少年定睛一看,原來是幾塊碎冰。
「山頂的雪都化成火瀑布了,哪來的冰?」艾莫斯有點納悶。
余曜卻很快就聯想到了路書上的標記。
「是第十段,wet streak,潮濕線條。」
酋長岩上多裂縫,這是遠古時期冰川侵蝕的結果,也是酋長岩之所以能被渺小人類征服的最大弱點。
但有裂縫,就有可能有流水。
這是大自然中相當普遍的現象,山上的水基本上也都是從山體的縫裡流出來的,一般都是地下水、植被或者山上冰雪的融化。
他曾看過的火瀑布,之所以只出現在二月底,就是因為只有二月冰消雪融,日照角度合適,才能將馬尾形狀的瀑布變為火紅色的地底熔岩。
只不過因為酋長岩是一整塊單體花崗岩,表面光禿禿沒有植被的緣故,大部分的裂縫都沒有滲水的現象。
但第十段的潮濕線條除外。
這條裂縫不僅滲水,還長滿了滑不留手的青苔。
如果不是第十段是通往第十一段的必經之路,攀登者沒有第二個選擇,余曜覺得,這樣艱險的線路一定會被第一個放棄。
不是物理原因的艱險,純粹是滲水和青苔增添了難度。
剛剛那些好險砸落艾莫斯頭頂的碎冰,不就是來自第十條線路的警告麼。
余曜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會提前預警高難的線路,說實話,還挺有意思的。
長滿青苔的線路一定很滑,再加上第十段線路從路書上看,完全就是一條垂直於地面的直線。
如果連摩擦力都不能保證,攀岩者又要靠什麼來保證自己的通過。
余曜感覺到了鋪面而來的壓力和刺激,琥珀色的眸子閃了閃,就開始變得璀璨明亮起來。
可緊接著,就被緩過來勁兒的同伴捅了捅胳膊。
「第九段有四種走法,」艾莫斯用手虛虛地畫了四條方向,「我們走哪條?」
按照習慣,下一條路線由他領攀,但攀岩又不是一個人的事,這種選擇路線的重大決定,還是要由兩人一起決定的。
怕同伴想不起來,艾莫斯細細解說。
「從左到右,左邊這條最長最迂迴,但難度最低,大約在5.13c左右。左二這條相當於左一的捷徑版,難度高了不是一星半點兒,難度在5.14b,但其實是路線規劃上最合理的一條。右三和左一差不多,都是繞路求穩,右四我不建議選擇,是一條單純湊數的迂迴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