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莫斯簡單總結道,「我的推薦就是左一和左二,你想走哪條?」
「當然是最難的那條。」
余曜脫口而出,沒有絲毫猶豫。
不止是為了捷徑。
四條路線里,他研究過,只有左二最適合徒手攀登。
諾斯線也好,黎明之牆也罷,不管自由攀登有多麼接近徒手攀岩,他的目標一直很明確,從來都是為了一個人,一袋粉,徒手登上黎明之牆。
「就知道你會這麼說!」
艾莫斯笑了起來,等兩人把拖包和帳篷都拉上來之後,把自己的安全繩交給隊友就開始出發。
余曜也緊隨其後,在搭檔抵達後,也跟攀了上去。
按照兩人心照不宣的規則,第十段該由余曜領攀了。
艾莫斯爽快地把路讓給了隊友,語氣卻憂心忡忡,「余,小心!」
余曜點了點頭,情不自禁地揚起了唇角,一看就是很期待接下來挑戰的模樣。
觀眾們此時還不清楚第十段是什麼情況。
見狀還以為少年對接下來的線路很有信心,三五成群地在彈幕里說些不溫不火的加油話。
直到心機導播故意把鏡頭切到了第十段路線上。
那條因為長滿青苔,深綠顏色跟其他路線迥然不同,裂縫都是直上直下的線路就直直印入了觀眾們的眼帘。
不是,這真的能爬得上去?
彈幕一下就炸開了鍋。
第70章
光是隔著屏幕,觀眾們就不覺得這樣的路線有什麼爬上去的可能。
他們看著直上直下的裂縫,再看著表面凍成冰,光溜溜直反光的滲水岩壁,還有裂縫裡深綠色的厚厚青苔。
怎麼看都不覺得是人類只靠手腳就能征服的難度。
【讓小西一家子飛上去還差不多】
這句話看上去是玩笑,卻都是觀眾們的心裡話。
余曜也沒有在一開始就輕舉妄動。
他先是伸手摸了摸岩壁上的薄冰,很光滑。
這種滑,是一種近似於光滑石面本身的滑,甚至會讓人誤以為覆著的冰面,其實是岩壁被高溫燒化出的美麗釉色。
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短道速滑的冰面。
與此同時,遙遠的華國,早起訓練的室內跑道邊。
被自家師兄拉來看直播的凌燃也想到了這點。
「荷蘭和德國的學者曾經做過聯合實驗,他們測量了從100°C到0°C範圍內冰的摩擦係數,得出一個結論,零下七攝氏度的冰是最光滑的。」
這也是室內冰場常年維持零下七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