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繁眉心微蹙:「這如何能算證據?要知道馮文是永安侯世子的親舅父,即便他拿出當時沈諫的行卷,誰又能保證那份行卷他沒做過手腳?比如將那篇策論毀掉,再請人仿著沈諫的筆跡重寫一篇之類的。」
荀子微道:「事不關己,又有幾個人會去細究證據真偽呢?就算真有人察覺不妥又能如何,誰會為了平民沈諫而去得罪永安侯世子?且依照當時的情況看,永安侯世子舉止有度,證據充足。沈諫不僅沒有證據,還出言辱罵他人在先。從觀感上,沈諫就輸了一大程。」
那份改動過的行卷被公布後,眾人對比了行卷上沈諫寫的策論和永安侯世子在殿試上奪魁的那篇策論。結果發現兩篇文章除了論點湊巧一致,別無相同之處。
於是就有人替永安侯世子抱不平。
「難不成這論點只有他沈諫能寫,別人都不能?真是可笑。」
「只有我覺得,同樣的論點永安侯世子寫得比他好不止一星半點嗎?」
「永安侯世子真是無妄之災,被這種瘋狗咬上。空口毀人清譽,真是好歹毒啊!」
沒過多久,又有人傳:「我聽說他這也不是第一次亂咬人,慣犯罷了,從前被咬的都是些小書生,拿他沒轍,只不過這回踢到鐵板了。活該!」
「我還聽說他手底下專門養了一群人,看誰文章寫得好就逮著誰咬……」
到底是從哪聽說來的,誰也不知道,反正大家都這麼說。
不論沈諫如何辯解說他沒有,旁人只會來一句:「你說沒有,那證據嗎?」
有的時候連沈諫自己都在懷疑,他是不是真的就像別人說得那般十惡不赦。
謠言愈演愈烈之際,馮文站了出來,不無遺憾地嘆息道:「你太讓我失望了。」
沈諫明白這句話的分量,一個讓當朝宰執失望的人,不會再有任何仕途,他一輩子都只能做一個空有進士之名的平民。
那位不棄他貧寒對他教導有加的啟蒙恩師痛心疾首地問他:「哎,你都已經忍了,為什麼不忍到最後呢?」
沈諫只是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
趙錦繁嘆了口氣道:「難道就沒有辦法能證明,那篇策論是出自沈諫之手嗎?」
荀子微道:「有。」
「沈諫有位志同道合的友人,那位友人爽朗大方,為人正直,不畏強權,同他一樣心懷抱負,志向高遠,與他一起高中進士,兩人關係極好。當年沈諫寫完那篇策論後將原稿送去給了那位友人品鑑,那位友人直言非常喜歡那篇策論,將那份原稿裱掛了起來,說沒準將來能成價值千金的高官墨寶。」=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