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皆可參加考試,入選者可進入不同的部門。
學醫之人可進入醫學部門,工匠亦有專門的考試,還有算術、律法、農學、墨家、兵家以及普通的儒家經典考試,皆是大雜燴,先考一通。
這樣便能通過考試選拔一些人才,看看能否發掘一些遺落於外的賢能。
當然,這樣做也可以讓并州上上下下之人安心,讓他們明白,只要能通過考試,便能加入官吏體系之中。
畢竟,世間眾人都需要一個進步的希望,只要發現自己作為昭國子民可以進步。
那些曾經邊緣化的人也不會想著和外面人聯合搞事兒。
當然,目前這件事情眾人皆以為是建國之後的恩賜,但有些事物就是從偶爾變成慣例。
慢慢來唄,考試這回事,考得多了,他們也就習慣了。
所以,楊秋這邊的事務籌備得如火如荼,也無人理會衛仲道甦醒之後是何等的崩潰。
反正治都治了,還能怎樣?
難道還能怪罪醫者救他不成,衛仲道也臉做出這種事情。
而在即將到達年底之時,蔡邕再度前來,並且這一次還帶來了一件重要之事。
第104章
曹操是在十天前抵達河東郡北部的,完成身份信息登記後,他便跟隨漢廷的一眾官員朝著雁門郡馬邑縣緩緩靠近。
說來著實有些恥辱,他們這群漢廷官員踏入昭國的土地,並非懷有什麼深遠意圖,僅僅是依照事先的約定送錢而來。
昭國在談判桌上提出諸多要求,於錢財方面,只要黃金,對於糧草、布匹亦或絲綢之類的物品,昭國一概不取。
只要大量的黃金。
正因如此,運送的隊伍規模無需過大,畢竟糧草布匹之類的物資運輸起來極為繁重。
然而,這般被逼著給昭國送錢,實在令人倍感恥辱。
畢竟大漢天下都這麼多年了,哪怕曾經被匈奴羞辱過,也曾通過錢財獲取過短暫的和平,但後來不也成功反擊了嗎?
所以那些過往的羞辱皆可拋諸腦後。
可如今的狀況卻大不相同,曹操認為朝廷此次的退讓之舉,往後恐怕再難有雄才大略的天子能將昭國徹底擊潰。
尤其是這段時間,天子和大將軍之間的爭鬥愈發激烈,皇子辯作為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原本理應被立為太子。
可是天子似乎很不滿意這個嫡子,並且還在不斷削弱大將軍周邊的勢力。
天下已然糜爛到如此程度,可朝廷的大臣們卻仍在不停內鬥,曹操著實難以看出朝廷未來的希望究竟在何方?
更為關鍵的是,若指望下一位天子能夠力挽狂瀾,那就要看看史候是否有這樣的能力?